如何判断股市的底部

2024-05-17 04:40

1. 如何判断股市的底部

在和各位投资者分析如何判断股市底部之前,要和大家先讲述一个理念:任何预测预想出来的底部都不是底部,底部是走出来的,只有走出来的底部才是真正的底部。看了这句话后,很多朋友们都会有产生疑问,文章要说,但现在的理念又说底部是走出来的,这不是自相矛盾么?其实不然,虽然说底部是走出的,但是真正的市场底部在走出来前和形成的时候,都会存在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让我们提前知道这里或是大概率的底部,只要大盘出现了这些特征,我们就可以提前思考这里是不是底部了,一旦大盘的走出来确认这里是底部的,那么我们就能买在一个相对的底部。所以此文就是和各位投资者朋友们讲述股市底部的特征,让大家能提前判断当前的市场是否是大概率的底部。 市场见底前的三大特征:一、 政策底先于市场底出现,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点。 因为政策底是出现在管理层对大盘点位认可的时候,这时政府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救市,避免市场的继续走弱对实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当政策出台后市场的信心得以恢复,市场运行趋势将会发生扭转,政策底就形成了,在随后的多空博弈中多方力量将占据优势,股市开始上涨,市场底就形成了。 当前的政策底必然会出现在货币紧缩政策的转向后,因此什么时候管理层开始降息、降准备金,那时就是大概率的政策底了,随后也就能见到市场底。 二、量在价先行,地量见地价,历史的每次市场底部都是在地量出现以后才形成。 地量的出现表明市场已经极度的低迷,投资者已经对市场的信心不足,不再去关注股票,并且地量是出现在市场超跌的过程中,这个时候绝大多数股票的价格都会远远低于其价值,买股票就物超所值了,必然会吸引主力资金流入股市,同时也非常适合主力资金入场,一旦主力资金重新入场,底部就形成了。 当前的股市已经连续出现地量,这表明股市的底部已经离我们不远了,但是从地量的级别上看还没达标,预计400亿到500亿之间。 三、市场必须在低迷后再来一轮恐慌。 俗话说:多头不死空头难止。也就是说做多的力量如果还大量存在,股市就存在分歧,也就是说股市还没见底。见底必须在市场出现恐慌、投资者都绝望的时候,这时候大盘就能浴火重生。巴菲特说的“别人恐慌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慌”就是这样的道理。当前市场虽然极度低迷,但是还没有形成恐慌,因此出现恐慌后市场或就见底了。 市场见底在于主力资金的重新介入,主力资金的介入将会制造出赚钱热点,形成赚钱效应,从而底部构造成功,因此见底后的市场将会呈现这些特征: 一、市场恐慌性气氛消失,绝大多数个股不再继续破位下跌。 做空动能衰竭,主力资金对当前市场点位表示认可。 二、上涨时候量能有序放大,下跌时候量能迅速萎缩。 主力资金在有计划的进场。 三、市场已经止跌不再创出新低。 主力资金进场后不会允许市场价格轻易跌破其成本价。 四、赚钱效应初现,市场热点具备持续性。 主力资金的流入将会引起股市的上涨,持续大量的流入将会营造出持续的热点,市场信心将会受到提振,连锁效应形成,更多资金开始进场,市场底部就此形成。 五、从均线上看,短期均线形成多头排列,下跌趋势被扭转,上涨趋势初现。 这是资金流入的在技术图形上的表象,这点很重要,只要市场底部形成了,就必然会出现该特征。 上述的特征就是判断股市是否见底的标志,一旦出现上述绝大多数的特征,市场将大概率的见底。 根据当前的市场特点,2500点只是相对底部,还不是真正的底部,虽然出现部分特征,但仍有一大半不符合。2437点也不是大概率的底部,因为认为该点位是底部的投资者过多。 最后提一点,由于底部是走出来的,要买在底部会存在不确定性,若能在底部走出来后再进行买入操作,这种买在相对底部的做法才是最佳的。

如何判断股市的底部

2. 如何准确地判断一支股票的底部

作为长线资金,大多寻求稳健的投资路径,因此,如何准确地判定一个股票的底部和如何分批投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试从成交量的变化去分析一个股票的底部形态,挖掘最佳买入点。 近年的几种底部形态 1、打压、下破平台,放量见底。这类股票大多已经累积一定幅度跌幅了,然后再在低位横盘相当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放量下跌突破平台(大多借助大市下跌),在放出巨量后再收一阴,底部形成。 2、标准下降通道,突然爆发性放量拉高。这类股票大多有标准漂亮的下降通道,突然在某天放巨量收阳线,底部形成。这类股票有时还能跑出短期黑马来,但大部分拉高后会再作调整。 3、构筑双底、三底、四底。这类股票筑底手法比较老。但有一部分资金的确是很喜欢玩这把戏,每一波浪的底部和顶部有高达50%的幅度,每年玩它3、4个浪,也不赖。 4、在低成交量的水平下,升时放量,跌时缩量,振幅不大,横盘走势。这类股票是一些比较老的吸货手法了,也最折磨人。一般会出现阴阳相隔、两阴夹一阳或两阳夹一阴的走势。这类股票的庄家一般实力不算太强(相对于期货资金来说),但控盘性很高,做庄期很长,起码一两年。 5、期货资金入主,井喷。这类股票看不出底部,庄家就是底部,运气就是底部。这类股票只适合短线资金参与。 6、迅速拉高翻番后,向下调整近一年,价位到达黄金分割点处。

3. 股票的底部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关于股票底部如何方法很多,什么MACD,KDJ战法,效果怎么样大家心里肯定有数,市场混杂过多,而且这两个指标都是摆动性指标,而且股票大底会呈现出明显的钝化,根本就无法判断,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别。下面我来大家说说我曾经在基金公司操盘时候,选择底部开始吸筹,一般会怎么去选择股票,怎么去判断的方法,我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分享。1.按照下跌幅度和波段去选择既然股票到了底部肯定前期经过了很大的跌幅了,那我们怎么通过跌幅和波段结合去测算底部呢,分下面几步。(1)先选择高位下来的第一波下跌幅度做为参考,这个是什么意思呢,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们看到该股,从高点跌下来,跌下来跌幅63%然后就开始反弹,所以这个第一波下跌对于以后有重大参考意义。(2)有了第一波下跌,后面又出现了反弹,反弹又出现了一个高点,高点出现又开始一路下跌,这个我们称为第二波下跌,我们也来测算下第二波跌到什么位置见底的,继续看下图。

图中我们看到第二波下跌40%,在跌幅达到40%明显企稳,而且我可以判断这个位置为底部,原因很简单40%/63%大致=0.618。原因第二波跌幅达到第一波的0.618位置,往往就是底部。2 .具体使用策略上面跟大家已经说明了波段和跌幅的简单介绍,下面我就来策略。(1)80%的股票一般都是大的两波下跌,20%有三波下跌。(2)第二波的下跌幅度一般是第一波的0.382,0.5,0.618,少数也有和第一波一样。(3)如果有第三波下跌,第三波也是按照第一波的幅度比较,不要和第二波,幅度测算也是0.382,0.5,0.618等等。

基本出现我说的情况就是这只股票的大底,只要基本面没有问题,这也是我在私募基金做操盘去选择底部个股的方法,大家可以试着用这个方法算下,比较实用。看完之后大家有什么疑问的可以在评论区评论交流,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这些估计大家比较难听到这么好的方法,加关注以后我也会一一给大家分享。

股票的底部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4. 如何判断股票是否是底部?


5. 如何判断股市到了底部?

      对于股市来说,散户最关心的永远是底部在哪里?究竟有没有到底呢?A股的走势扑朔迷离,投资者的耐心和智慧在A股市场被消磨殆尽,那么,在投资过程中,如何才能判断股市见底了呢?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先强调一点,花时间和精力判断和预测股市的底部并不是投资者成功的关键,投资者成功与否靠的是投资的基本原则,比如资产管理原则、风险管理原则等等基本的投资原理。本文主要在股市上行或者下挫的趋势上提供一点建议。在做大势判断的时候观察以下4点,投资者可以适当参考:1. 趋势反转:一般来看,股价在探到底之前都会创造一个新低,在探底过程中,投资者应该注意探底反弹,再探的幅度和趋势。一般股价在构建底部的过程中不再下探我们称之为趋势反转。2. 风险相关性板块走势:在下跌过程中,风险相关性资产有回调需要,一般在股价下滑时,投资者会抛售科技和金融板块,转而进入到低贝塔值的公用事业或者医疗板块。如果高贝塔值板块相比于低贝塔值板块下跌幅度越来越小的话,市场底部就出现了。3. 看空情绪四处弥漫:在弱市情况下,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看空情绪四处弥漫的时候,大家都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市场往往会走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走势。4. 交易量变化情况:市场不可能一次下跌就探底成功。每个新低我们都要看看交易量的变化情况,是增长还是下降。如果交易量下降,我们可以判断抛售股票的越来越少,当然了,特殊节日或者重大事件除外。      以上四点仅仅是给投资者一个大概的方向,股市变化无常,任何一个细微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的震荡,投资者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十分绝对和片面的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练就股市不败秘籍。

如何判断股市到了底部?

6. 股票底部如何判断

  1 、均线:个股在经历长时间的下跌后,均线产生金叉现象,或开展由收敛的状态成为发散向上的运行状态;  
   2 、成交量:个股成交从不停的缩量成为放量,或成交量产生地量的状况;  
   3 、技术指标底背离:个股的股价新低不停走低,技术指标里的新低逐渐走高,作为底背离的状态,也是见底的信号。  
  以上就是股票底部的判断方法。  
  股票底部特征      
   1 、成交的数量少,通常时候,当股票位于底部时的成交量都较少,在上升的时期,长可以逐渐放量,而当成交量到某种程度时,即到了顶部;  
   2 、技术指标出现非常超卖的状况,当股票处于底部时,众多的指标都会变得钝化,需要严加注意;  
   3 、均线变为空头排列,或均线的系统产生黏连,通常状况下,黏连更容易产生,因为股价发生下跌时,难以立刻见底,而是需要横盘一段时期。  

7. 投资者如何快速的判断股市底部

对于在实战中通过观察K线形态来测定底部,我认为普通投资者主要要掌握8个特征,甚至可以像数学公式那样背下来。回顾市场多年的历史走势甚至世界各国和地区不同市场的底部区域,几乎都能证明以下这些规律是中期,长期底部所共有的。因而以此判断的话,准确率会相当高。
1、总成交量持续萎缩或者处于历史地量区域。
2、周K线,月K线处于低位区域或者长期上升通道的下轨。
3、涨跌幅榜呈橄榄形排列,即最大涨幅为3%左右,而最大跌幅也仅为3%左右,市场绝大多数品种处于微涨,微跌的状态。
4、指数越向下偏离年线,底部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在远离年线的位置出现横盘抗跌或者V形转向,至少表明中期阶段性底部已明确成立。
5、虽然时有热点板块活跃,显示有资金在运作,但明显缺乏持久效应,更没有阶段性领涨,领跌品种。
6、消息面上任何轻微的利空就能迅速刺激大盘拉出中阴线,这种没有任何实质性做空力量却能轻易地引发下跌,表明市场人气已经脆弱到了极限。
7、相当多的个股走势凝滞,买卖委托相差悬殊。按买1买2价格挂单100股做测试,成交率很低。
8、债市现券普遍出现阶段性脉冲行情,基金经理们开始一致看好国债。
当然,把底部的形态特征总结成为简单易懂的规律加以记忆仅仅是第一步,投资者还应该学会举一反三,
例如上面所述8条典型特征完全反过来就成了中期,长期顶部的技术特征。只要真正了解了顶底的这些变化和走势特点,投资者在实战中吃亏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投资者如何快速的判断股市底部

8. 如何判断股票的顶部与底部?

  顶部与底部的判断在股市的操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成功的股市投资者当然希望在顶部抛出股票,在底部买进股票,这是广大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事。 很多投资者都想有一些在底部买股票机会,在大盘顶部能将所有的股票抛掉。但实际上,有许多顶部和底部出现的时候却是较难知觉的。主要的原因在于当顶部出现的时候常会和技术上的回档结合在一起,有时股指和股价在进入到一定的高位后往往还有进行高位调整后再次上升的趋势,若过份地对大盘或个股敏感却不一定能获利,因此,对顶部和底部的短线判断有不同的要求。

	  一、从第二高(低)点判断大盘与个股的顶部与底部

	  在短线中有时较难对顶部与底部进行判断,有许多情况真是处在身在顶部(底部)而不知顶(底)的情况,而且有时投资者认为大盘已到达顶部,但在众多买盘的介入下,股指却仍然创出新高,这种情况在大牛市时代极易出现,也是一些技术派人士常会在上升途中拼命唱空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大盘的上涨与下跌和多头与空头的力量密切相关,顶部与底部的形成往往是两种力量出现重大转折点的时刻。

	  除利用波浪理论以及其他指标来判断大盘的底部与顶部以外,较为常见的方法是利用技术形态上的第二高点来判断顶部与底部的方法。 从理论上讲,之所以会出现第二高点不能突破第一高点的情况,往往属于多头力量开始有所削弱,而空方打压的力量即将产生,反过来,当空方对股指进行持续的打压后,在创出第一低点后,多方开始反击,若第二低点不能再次出现的话,其转折点也将由此而产生。这种情况不仅会表现在大盘之中,在个股方面常会有类似的情况,特别在第二高(低)点判断个股的顶部与底部时常会有较大的实战性。

	  二、利用技术指标判断顶部与底部

	  有时,在技术指标中可以判断大盘与个股的底部与顶部。在技术指标中RSI(相对强弱指标)是较常见用的判断顶部与底部的指标,相对强弱指标RSI(RelativeStrengthIndex)是同KD指标齐名的常用技术指标。RSI从一特定的时期内股价的变动情况,推测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并根据股价涨跌幅度显示市场的强弱。该指标对底部与顶部的判断常会有较准确之处,其常见的情况是,当股指股价与RSI处于高位,并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两个峰,而此时,股价却对应的是一峰比一峰高,这叫顶背离。股价这一涨是最后的衰竭动作,这是比较强烈的卖出信号。与这种情况相反的是底背离。RSI在低位形成两个依次上升的谷底,而股价还在下降,这是最后一跌或者说是接近最后一跌,是可以开始建仓的信号。

	  用RSI指标判断顶部与底部常会有较大的实战意义,从短线的角度而言,有时可利用RSI判断底部与顶部。

	  在技术指标中除RSI指标对大盘与个股的顶部与底部有判断作用以外,其他指标也具有判断顶部与底部的作用。象ASI(振动升降指标)和KDJ(随机指标)都具有这方面的作用,在KDJ指标中,不少投资者常会错误地运用该技术,而实际上该技术的功能说明也明确指出当D%在70%以上时,市场呈超卖的现象。若完全根据这一指标是进行操作的话,常会带来较大的失误,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出现在当某只股票出现极强的走势时,KD指标很可能呈高位钝化后,该股仍然出现上涨。实际上,对KD指标的运用应该结合RSI指标一起判断个股与大盘的走向,KD指标在判断大盘的顶部与底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指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