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的成本核算

2024-05-19 17:08

1. 钢铁企业的成本核算

一、钢铁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特征 钢铁企业属于传统的制造企业,其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改善企业经营决策,向管理当局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可以衡量资产和收益。现行核算中认为成本是取得资产和劳务的支出,是根据财务报表需要定义的,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来规范,不包括一些资源耗减成本、降级成本、环境发展成本等环境相关成本,对于涉及到环境方面的可以简单计量的成本如排污费,各种污染罚款等均按照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核算模式计入期间费用。(一)钢铁企业成本的内容钢铁企业按照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支出分为成本和期间费用。1.成本项目(1)直接材料,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3)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员的劳动其他支出。(4)制造费用,指企业的生产单位在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及管理费用等。2.期间费用(1)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公司管理费、咨询费、审计费、保险费、技术开发费用等。(2)财务费用,指企业发生的金融机构手续费和利息支出等。(3)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以及销售部门的支出等。(二)钢铁企业成本科目的设置在现行成本核算下,设置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生产成本科目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劳务、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下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该科目按照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支付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措施费甩;“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提但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三)钢铁企业成本的归集、分配和计算成本的归集,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制度以有序的方式进行成本数据的收集或汇总。例如制造费用是按车间归集的,所有间接制造费,包括折旧、间接材料、间接人工等都聚集在一起,以后分配时不再区分这些项目,而是统一的按一个分配基础,分配给产品。成本的分配,是要将归集的间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过程,也叫做间接成本的分摊或分派。传统意义上的成本归集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和步骤:(1)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领用,属于直接费用的,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属于间接费用的,通过分配率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2)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主要包括人工工资和福利费,其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和福利费用还应该按成本项目归集。凡属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费用,列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费”科目;企业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所发生的管理人员的人工费用,列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项目;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作为期间费用列入“管理费用”科目。(3)外购动力费的归集和分配,动力费用应按照用途和使用部门分配。钢铁企业一般都设有供电(气)的辅助生产车间,所以,外购的电(气)等应先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再加上供电或供气车间本身发生的工资等费用,作为辅助生产成本进行分配。(4)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折旧、修理、办公费、水电费等,可按其用途和发生地点,各生产车间进行归集和分配,最终按照统一的分配基础分配给产品。(5)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分配,通常计提的企业大修理的费用,利息,租金等,是按照其收益期来确定的。(6)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和归集,钢铁企业自己通常都有供电、供气车间等辅助生产车间,主要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来服务的。通过“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分配,分配到各个车间。(7)成本费用在完工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通过以上步骤归集和分配成本都是本月发生的产品的费用,并不是本月完工产成品的成本,要计算出本月产成品成本,还要将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月初在产品成本,然后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得本月产成品成本。通过采用的方法有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等。(8)成本的计算,生产成本归集分配完毕后,按照成本计算对象编制成本计算单,通常采用品种法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通过上述的成本核算介绍,不难发现,几乎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企业的资源耗减成本,生态降级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发展成本,治理成本等,只考虑了排污费等国家强制性收取的环境补偿费用,用于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工作的人工费等仍然采用的是现行成本核算方式的分配方式。对于比较难以量化的成本,几乎都没有做考虑。二、钢铁企业现行成本核算模式(一)钢铁企业现行成本核算模式下对环境成本的处理环境成本核算要对环境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和分配。现行的产品成本构成可能包括变动成本(原材料、辅助材料、能源、直接人工、包装费、废水处理费用)和固定成本(固定性工资、折旧、一般管理费、部门的制造费用等)。根据产品成本报告,可能直接确认的环境成本是废水处理费,可能为决策者所考虑,而其他相关的环境成本则因隐藏在其他费用中,甚至没有反映在会计系统中而未能得到考虑。实际上环境成本是由许多作业造成的,分布在不同的阶段。例如材料采购,在传统会计系统中追踪的是材料的采购成本,但是,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后,与材料储存和使用相关的成本可能增加。这些成本并没有反映在该材料的成本中,而是反映在制造费用中,甚至没有反映在账面上。这样,企业就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做出错误的决策。如能充分考虑环境成本的因素,则可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降低企业的整体成本水平。企业要作对环境负责的经营行为,必须在生产过程中考虑环境成本因素。根据美国环保局1995年对5000名管理会计师所做的调查,在现行的会计实践中,许多环境成本总是直接计入制造费用,而将其归属到对其产生负责的产品或生产流程的做法则很少。王立彦等人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实务的调查表明,相关环境支出的会计处理为:列入管理费用(55%);分配到全部产品的成本中(15%);分配到与环境支出直接相关的产品的成本中(15%);列入营业外支出(9%);列入销售费用或营业费用(6%)。然而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发生的环境成本绝大部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比如企业交纳的排污费等相关成本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直接相关,应分摊到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去;占环境成本比重较大的与企业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环境成本是否合理分配到相关产品中关系到产量的决策;而现行的分配方法是把环境成本作为制造费用平均在所有成本对象中分配,不能准确地反映产品的成本。(二)钢铁企业现行成本核算模式下存在的局限性分析现行财务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其主要内容是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交换形成商品的价格。依据这一理论将不是劳动结晶的自然资源摒弃在会计核算系统之外,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经济活动发生的自然资源耗减也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自然资源不作为企业的资产入账,生产资源产品所耗用的自然资源价值也不构成新产品的价值。根据社会主义经典理论,产品成本的核算内容仅包括:C+V部分,也就是说,产品成本只是包括了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原材料、燃料、动力、折旧等)费用和人工费(工资、津贴、奖金等)两部分。依据这一理论,体现劳动价值耗费的环境保护费用列入会计核算系统,但由于环境资产不作为企业的资产入账因而环境保护费用不分性质,一律作为当期损益处理。会计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费用不进行确认、计量,对环境保护费用不分性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带来的主要问题是:1.低估自然资源产品成本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经济资源价值牺牲进行对象化的数额。依照目前的核算内容,成本核算只计算产品开采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成本,却不计算自然资源成本及因开采自然资源对当地环境产生的环境成本,这就低估了经济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价值。2.生产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只计量内部生产成本以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会计核算理论基础时,使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始终是一个微观的范畴,它强调的是微观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经济资源的价值。因此,企业生产的资源产品只计算其内部生成成本,而将一部分应由企业负担的环境成本。如环境资源的耗减、补偿成本等,转嫁给了其他单位或社会。近年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一直在推动将社会成本纳入经济核算中来,但由于各种原因,社会成本一直没有成为经济核算的项目。3.不符合总成本原则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一些企业采取了杀鸡取卵型的经营方式,导致无休止的、低效率滥采滥开和破坏自然资源,这与现行的企业核算模式不无关系;而且污染企业还因其产生的社会总成本无须即期支付或全额支付,而在费用支出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获得收入的增加,从而使得近期的利润上升,给外界造成效益较好的假象,其实在背后却隐藏着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企业的成本核算模式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总成本模式,一改传统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成本的粗放式经济。

钢铁企业的成本核算

2. 钢铁企业工序成本是什么意思

亲亲,根据您的问题做出以下回答,仅供参考:钢铁企业工序成本是工序成本是指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中与钢铁企业工序过程产生的各类消耗以及由此产生的费用的总和,如毛胚或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设备的使用,折旧费和维修费,工艺装备的折旧费和修理费以及管理费用等。工序成本法是由于生产工序的连续性而不可能计算个别产品成本时采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工序成本法有许多特点,包括:生产过程的前一个步骤的产出将作为下一个步骤的投入。由于浪费和损坏,在工序中出现损失是正常的。由于产品通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因此很难将其与其他产品区别开来,这样就很难估算完工产品价值。生产工序通常能够创造副产品或联产品。【摘要】
钢铁企业工序成本是什么意思【提问】
亲亲,根据您的问题做出以下回答,仅供参考:钢铁企业工序成本是工序成本是指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中与钢铁企业工序过程产生的各类消耗以及由此产生的费用的总和,如毛胚或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设备的使用,折旧费和维修费,工艺装备的折旧费和修理费以及管理费用等。工序成本法是由于生产工序的连续性而不可能计算个别产品成本时采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工序成本法有许多特点,包括:生产过程的前一个步骤的产出将作为下一个步骤的投入。由于浪费和损坏,在工序中出现损失是正常的。由于产品通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因此很难将其与其他产品区别开来,这样就很难估算完工产品价值。生产工序通常能够创造副产品或联产品。【回答】

3. 钢铁企业成本包括哪些

问题一:钢铁行业生产成本包括哪些  原材料,厂房,人工,水电,机器。 
  
   问题二:钢铁企业的大概成本构成是怎样的?  钢铁企业的税前大概成本构成是:矿石及废钢等含铁原料50%;煤炭以及天然气等燃料15%;制造成本10%;折旧以及财务费及摊销13%;石灰石萤石白云石耐火砖等冶金辅料4%;人工成本及其他8%。只提问不确认佛祖不饶! 
  
   问题三:钢铁企业区间成本与加工成本有什么区别  钢铁企业之间的成本差异很大,造成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不同的企业之间盈利水平不一样。主要是:生产同样的产品原材料消耗不同;生产同样的产品燃料比不同;生产同样的产品设备寿命及备件消耗不同,造成检修费用不同;同样的原燃材料和设备生产的产品档次不同;自动化程度不同,从而适用的人力资源数量不同;人力资源成本不同;采购原燃材料的料价不同;企业的物流成本不同;设备投资不同造成的这就不同;企业负债率不同,融资成本不同,造成财务费不同;管理费不同;上交的税金也不同。加在一起就是企业的成本大不相同。 
  
   问题四: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怎么计算及分摊  钢铁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程序: 
  1,收集单品种的材料、机械、人工实际发生的费用(假定3500元、1200件 2.92元/件) 
  2,分配该车间的管理费(按照工资分配 每件分配0,56元) 
  3,分配企业管理费(含管理费、折旧费等 每件 0.34元) 
  4,单位成本 =2.92元 + 0.56元 + 0.34元 = 3.82元/件 
  
   问题五:钢铁成本价  目前,棒线材直接成本1850~1980左右,售价1800左右,加上三大费用摊销每吨300~500元,基本上每吨亏损400元左右。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商品的价值和供需关系,钢铁产品作为一个普通的商品,也不例外遵循这一规律。目前,我国钢铁经过多年的高盈利期,诱导了这个行业的无序过度膨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都投资涉足钢铁厂建设,造成了目前实际上超过十亿吨的产能。随着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基建规模的大幅度压缩和基础建设投资强度的降低,以及国有企业投资欲望的萎缩,民营企业回流资金的加强,外资企业撤资的加快,钢铁需求不再大幅增加。这必然造成了严重的过剩,钢铁厂为了维持基本的合同量,就相互搏杀,降低价格,使得热轧薄板低于1750元【含税】,棒线材1800元左右盘整,这就是所谓的低于白菜家。这种局面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不会立即转变,也不符合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环境。作为一个钢铁行业的从业者,经历了辉煌到衰落的过程,真是感慨万千。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局面如果国家不进行干预,将会长期下去。很多钢铁厂目前是在坚持之中,等待时机。钢铁火爆不再来,规模十亿变白菜;莫怨市场进严冬,私自上马互拆台;昨日还在当农民,摇身一变钢厂开;炫耀自己能暴富,钢铁老板传后代;收破赖的也建厂,轧棉花的也进来;娶了戏子投股市,资产转移到海外;十代用不尽私财,永远也不去还贷;冰冻期限有多长,我先停炉去躲债;工人生活怎么办,自己想法真活该! 
  
   问题六:钢铁企业里面呆滞物料的成本是哪些  这类物资已经不能参与到正常的生产线物流体系中,其成本就是储存费用,自然损失和认为丢失以及价格损失。 
  
   问题七:新出的钢铁行业成本核算与原来的有什么不同  成本的构成科目没有变化,附加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上交税费与新的会计规则对接,成本的构成数额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物流成本、销售成本都有较大的变化。 
  
   问题八:小型钢铁企业的人工成本  小型民营钢铁厂吨钢人工成本150元左右,也不缴纳什么保险,什么公积金,什么企业年金,生产就给钱,停产就走人,回家去种地,国有企业不可以如此,要按着劳动法办理用人手续,吨钢人工成本400元左右。 
  
   问题九:钢铁企业成本会计工资一般多少?  3000多一点,还有一些福利什么的。 
  
   问题十:每个钢铁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不一样对期货有什么影响  你好,钢铁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不同对期货市场没有影响,反倒是期货价格涨跌带动现货价格波动,会影响钢铁企业的成本。

钢铁企业成本包括哪些

4. 钢铁公司的固定成本有哪些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钢铁公司的固定成本有哪些,解答为:一、钢铁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特征 钢铁企业属于传统的制造企业,其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改善企业经营决策,向管理当局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可以衡量资产和收益。现行核算中认为成本是取得资产和劳务的支出,是根据财务报表需要定义的,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来规范,不包括一些资源耗减成本、降级成本、环境发展成本等环境相关成本,对于涉及到环境方面的可以简单计量的成本如排污费,各种污染罚款等均按照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核算模式计入期间费用。(一)钢铁企业成本的内容钢铁企业按照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支出分为成本和期间费用。1.成本项目(1)直接材料,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3)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员的劳动其他支出。(4)制造费用,指企业的生产单位在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及管理费用等。【摘要】
钢铁公司的固定成本有哪些【提问】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钢铁公司的固定成本有哪些,解答为:一、钢铁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特征 钢铁企业属于传统的制造企业,其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改善企业经营决策,向管理当局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可以衡量资产和收益。现行核算中认为成本是取得资产和劳务的支出,是根据财务报表需要定义的,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来规范,不包括一些资源耗减成本、降级成本、环境发展成本等环境相关成本,对于涉及到环境方面的可以简单计量的成本如排污费,各种污染罚款等均按照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核算模式计入期间费用。(一)钢铁企业成本的内容钢铁企业按照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支出分为成本和期间费用。1.成本项目(1)直接材料,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3)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员的劳动其他支出。(4)制造费用,指企业的生产单位在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及管理费用等。【回答】

5.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如何进行

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
    在分析了问题和总结了特点后,就明确了大的方向,在钢铁企业的成本控制中,以下几个领域是重点环节:
    1.控制大宗原燃料成本。原燃料成本在钢铁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非常大,许多企业达到70%-80%,这就要求我们,在成本控制中,首先要紧抓原燃料成本不放。
    2.控制炼钢成本。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整个生产过程可以大体上分为铁前和钢后两个阶段,铁前阶段除焦化存在多品种以外,一般都是单品种核算,从钢后的炼钢阶段开始,要求分钢种进行成本核算,有许多企业(如:一些电炉炼钢)还要求分炉号、规格、技术标准等等,这不仅仅是一个成本分配的问题,还是一个管理控制的问题。所以,炼钢成本是整个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环节。
    3.重视物流成本。由于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比较长,成品的生产过程经历了铁前的焦化、烧结、炼铁,和钢后的炼钢、轧钢、锻钢、热处理等工段,各生产工段之间的内部物资流动非常频繁,如:厂内搬倒、吊运、维检、运输等,内部物资流动从财务的角度去看,必然伴随着价值的流动,另外,钢铁企业还有一些动力、制氧、白灰等辅助性的生产工段,这些辅助性的工段和其它工段之间也存在着看不见的价值流动和转移。所以,其整个价值流动是非常复杂的,控制好内部物流成本,也是做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领域。
    成本控制从何做起?
    钢铁企业的成本控制,主要分为预算控制和价格控制。
    对于预算控制,其步骤主要有:
    首先,把成本费用按其性质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其次,根据企业上年度指标完成情况或同行业的经济状况,制定本年度的成本预算。钢铁企业的成本预算是以弹性预算的形式出现,不同的预算指标对应不同的产量规模。一般情况下,对于变动费用,如:各种原燃料的消耗,要制定其单耗标准,而对于固定费用,比如:工资、折旧费等,则按分厂或车间工段制定年度或月度总额指标。
    最后,在实际执行成本预算时,对于变动费用,按单耗定额进行考核控制,而对于固定费用,则按分厂或车间工段进行总量控制。
    价格控制是责任会计制度的一部分,在钢铁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钢铁企业内部价值流动非常频繁,制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调整内部转移价格,根据不同的质量指标,进行相应的加减价,就可以控制各分厂或车间的内部利润,从而提高分厂或车间人员的成本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从生产和计量入手
    钢铁企业的资源消耗性质,决定了要做好成本控制,就必须从生产管理人手,尤其是各种各样的计量管理。包括:各种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磅秤、能源介质管网的流量表等器具。
    在大宗原燃料的采购环节,钢铁企业不但实行按质论价,还按质论量,如:扣吨、扣水处理,这个环节的计量工作。企业一般做得比较好,但是在能源介质的计量中,情况不容乐观,我们经常看到,每到月末生产部和各个厂之间为计量表的数据差异而争论不休、讨价还价。还有的炼钢厂,对于废钢的计量,不能做到分类计量,有的自产废钢甚至不计量。这些都会对成本造成影响。
    钢铁企业的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计量表数据的自动采集。
    投料环节的工艺称数据,是平常成本数据归集的重要依据,针对工艺称数据不太精确的现状,许多企业月末要进行计量数据的月末调差,但这里要明白调差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把差异分配出去,达到财务数据的平衡了事,而是要详细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在以后的工作中,是否能够避免或缩小这种差异。
    “日成本”的意义
    “日成本”并不是说一定要按日核算成本,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按炉号核算成本已经在维度上超过按日核算成本了,它的意义在于,要快速反馈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信息。这是由钢铁企业的行业性质决定的,钢铁企业属于典型的流程型企业,各工序生产周期短,节奏快,不核算在产品成本,每天都可以统计投入产出,这些行业特点,客观上要求快速反馈成本信息。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每日或几日核算一次成本,及时监控钢铁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
    由于企业的一些固定费用,必须要月末结账时才能确定准确的数据,在进行日成本核算时,这些费用只能按成本计划或标准成本予以处理。
    变动费用:
    外购材料费用=实际耗量×实际价格(如:精粉、煤等各种原燃料);
    自制材料费用=实际耗量×标准价格(如:焦炭、烧结矿、铁水、钢坯等各种自制半成品)。
    固定费用:
    固定费用=实际产量×计划或标准费率(如:工资、折旧费)。
    优质优价管理
    优质优价管理,不但在采购结算环节,在内部物流中,也可以使用,比如:焦化厂和烧结厂向炼铁厂提供的焦炭和烧结矿,也可以按质论价、按质论量,只不过,这个价是内部转移价,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照顾到成本效益原则。
    对于成本来讲,优质优价管理,使各责任单位,更加关注各自的责任成本和责任收入,更加重视产品品质。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的事后分析中,也可以引入优质优价的管理思想,比如,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可以把价格因素影响单位再细分为质量因素和市场因素。
    各项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如下:
    1.变动成本差异
    (1)价格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单耗
    质量因素影响的成本差异=(实际质量一标准质量)×质量价格×实际单耗
    市场因素影响的成本差异=价格差异一质量因素影响的成本差异
    注:质量价格是指物料的实际质量指标每偏离标准质量指标一个单位的价格,比如:煤的质量指标是含硫量,价格是10,则表示含硫量每增加一个检验单位的价格是10元。
    (2)数量差异
    数量差异=(某材料的实际单耗一该材料的标准单耗)×标准价格
    单耗变化影响成本差异=(成本要素的实际总耗×材料的标准投入比例一该材料的标准单耗)×标准价格
    结构变化影响成本差异=数量差异一单耗变化影响成本差异
    注:材料的标准投放比例=成本要素下的某材料的标准消耗量/要素总消耗量的比例。
    2.固定成本差异
    计划总成本=单位标准成本×计划产量
    固定费用差异=实际总成本一计划总成本
    费用总额变化影响成本差异=固定费用差异,实际产量
    产量变化影响成本差异=固定费用差异一费用总额变化影响成本差异
    注:计划产量是指在做固定费用预算时,一定期间的计划生产量。
    改判动了谁的奶酪?
    有许多钢铁企业,由于设备或控制的因素,在冶炼过程中,存在命中率的问题。经常把一个型号改判成另一种型号对外出售。
    在钢铁企业的成本考核中,各分厂或车间工段之间存在上下游的物资供求关系,比如:炼钢厂向轧钢厂提供钢坯,那么出售钢坯的数量乘以内部转移价,就可以视为炼钢厂的内部收入,同时,也是轧钢广的内部责任成本。内部收入减去内部责任成本,就是内部利润。如果在交易发生后,发生了改判,由于不同品种的内部转移价是不同的,势必会对两个厂的内部利润造成影响。许多企业在实务中,采取补差价的方式,来平衡相关分厂的利益。
    但摆平了内部利益就可以了吗?我们曾经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许多客户愿意购买那些经过改判的钢材,原因是这些钢材售价低、品质好。比如:企业本来要生产精炼钢的,但生产完后经检验不合格,作为废钢处理的话,分厂的利益没有保证,所以,就改判成普通钢出售。这样,分厂的利益损失少一些。可是这些经过改判的钢材的全厂成本是最高的,这样的交易使整个企业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可见,改判对利润的影响不是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通过补差价的方式来平衡分厂利益的问题,它影响了整个企业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考核部门要通盘考虑,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
    重视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一般可分为预防成本和损失成本。前者是在质量问题发生之前,后者是质量问题发生造成的损失。企业在成本控制中,不但要重视损失成本,更应该重视预防成本。相应地增加预防成本,可以减少生产过程的损失。比如:增加对操作员工的培训,增设质量检测设备的数量和质量等,在生产过程中就可以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废品损失的发生。
    我们许多钢铁企业,并不把一些预防成本单独按质量成本核算,而是放入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中。这就不能体现质量成本的重要性,应该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质量成本。
    而对废品损失成本,比如:炼钢过程中的判废,许多企业做为内部循环处理,尤其是在生产高质量的精炼钢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全废的事情,如果不能正确地核算废品损失的成本,就会使成本数据失真,不能反映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使决策人员在错误的数据基础上做出错误的决定。
    钢铁联合企业的成本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重视基础工作,抓住关键环节,同时从整体利益和战略高度出发,有效借助适用于中国钢铁企业实际和特色、基于ERP整体架构下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才能为管理决策提供正确可靠的数据,使钢铁企业的成本控制上一个新的台阶,使企业在苛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如何进行

6. 我国钢铁企业现在盈利吗

我国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2008年底的金融危机让钢铁行业进入20世纪以来最低迷时期,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4万亿投资大量的投入到与钢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众多钢铁企业在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1季度纷纷实现的扭亏为盈。钢铁企业老总们都纷纷表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跨入2010年,钢铁行业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铁矿石定价机制的转变、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淘汰落后产能目标的实现、兼并重组的进度缓慢……种种不利因素使钢铁行业的发展内外交困。如果说2009是最困难的一年,那2010则是最具变数的一年。

虽然整个行业笼罩在铁矿石长协价上涨100%的阴霾之下,就相继出炉的钢铁业上市公司年报季报来看,钢铁企业的盈利状况依然较2009年实现了明显反弹。这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宝钢股份2010年1季度净利润高达40.7亿元,几乎占到了所有上市钢铁企业净利润的一半;另外则是华凌钢铁亏损3亿元成为1季度钢铁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亏损的企业。我们有必要在目前这个钢铁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重新审视一下行业盈利能力的状况。

一、行业盈利有所恢复,利润分布集中

2010年1季度钢铁企业逐渐走出前两年的低迷,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3.8倍。以宝钢股份为例,1季度利润水平已经达到2009年全年67%,而鞍钢、马钢的盈利则都超过了去年全年,分别实现了11.5亿与5.4亿的净利润。但这一盈利仍然无法与2007年相比,可以看出2007年各钢厂的利润水平都远高于08、09年。就2010年的情况来看,在3、4月份钢材价格持续上涨的推动下钢铁企业延续目前较为乐观的盈利状况可能性较大,不过受加息、铁矿石涨价、刺激政策的退出等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半年能否保持这一趋势目前尚不明朗。钢铁生产商们对下半年的盈利状况都表现出了担忧。

利润的分布方面,2010年1季度利润前3的宝钢股份、鞍钢股份和马钢股份占到了所有钢铁上市公司总利润的64.8%。如果考虑沙钢集团、日照钢铁等大钢厂没有上市以及河北钢铁集团没有整体上市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利润的集中度可能需要调整。但整体来说,我国钢铁行业的利润集中度还是处在较高水平。另一方面,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前10位的钢铁企业仅占全国粗钢产量的43.4%。结合这两者可以看出,占据我国大部分粗钢产量的中小钢厂盈利能力较弱,这不仅反映中小钢厂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拖低了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同时,盈利能力较低的企业占据了大量的生产资源,降低了钢铁行业对资源的利用率,不利于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也不利于钢铁行业整体效率的提高。这提醒我们钢铁行业的整合不能仅仅关注产量的合并,简单的产量相加并不能提高行业的盈利能力,需要大钢厂在兼并整合中小钢厂的同时一并向其移植先进的技术水平、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能力等等,才能使整合实现最大效益。

二、行业盈利能力状况分析

钢铁上市公司2010年1季度的平均毛利率为8%,略高于2009年7%的平均水平,但低于2007年13%。同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的平均毛利率相比,钢铁行业在工业企业中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具体来看,西宁特钢和攀钢钢钒等产品较为有特色的企业毛利率较高,分别达到了17%和16%,高于宝钢的15%。宝钢则凭借其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优势毛利率水平在综合钢厂之中高居榜首,且基本恢复到了2007年水平。其他大型钢厂的状况也喜忧参半,武钢股份毛利率由2007年的23%下降到2008年的15%,又下降到今年的8%;鞍钢股份2007年的毛利率为26%,为所有上市钢铁企业中最高,2009年则下降到最低的9%,今年1季度有所恢复上涨到14%,但较2007年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销售利润率方面,2010年1季度行业平均水平为2%,高于2009年的1%,低于2007年的5%,同时也低于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的水平。宝钢销售利润率为9%处于全国的最高水平,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大冶特钢2008年以来该比率迅速攀升,在整个行业处于低迷时期的2009年,其销售利润率较2008年大增50%,2010年又继续保持了增长3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信泰富入主后其不断的优化产品结构,大幅增加高、特级轴承钢、齿轮钢、高标准弹簧钢等产品的比重,持续的优化工艺流程和改善营销策略。同时,也存在不容乐观的一面,大部分大型钢企的销售利润率还远未从危机中恢复。与2007年相比鞍钢与武钢为销售利润率下跌最大的公司,武钢由12%下降到2%,鞍钢则由12%下降到5%,包钢也由2007年的7%下降到1%。

从吨钢销售角度分析,2009年的水平为2007年来最低,主要受到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影响,上半年钢材价格在低位运行,致使全面平均吨钢销售较低。2009年平均吨钢销售收入为4274元,低于2008年的5949元。吨钢销售较高的主要为抚顺特钢、太钢不锈、大冶特钢和宝钢股份等等产品具备高附加值的企业。从结构上来看,仅有9家企业吨钢销售收入高于平均水平,而有18家企业低于平均。低于平均水平的18家企业吨钢销售收入差距不大,平均在3543元的水平。如果参考2009年Q235方坯的平均价格为3213元/吨,与上述的3543元仅有300元差距。这中间还要包括各钢材品种加工、运输和销售成本,这样估算下来钢厂的盈利空间可谓相当有限。

2009年各钢厂的吨钢利润就充分体现这一点。2009年行业平均吨钢利润仅为35元,远低于2007年的242元,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出现大幅缩水,且包钢股份、本钢板材、攀钢钢钒三家企业全年合计亏损,吨钢亏损额分别为162元、163元和226元。如果剔出这三家钢厂亏损对吨钢利润的影响,其余钢厂平均吨钢利润也仅为62元,盈利能力相当有限。而超过这一平均水平的钢企仅有6家,多数企业挣扎在亏损的临界线上。2009年仅有少数钢厂吨钢净利润实现上涨,其中最为突出的大冶特钢吨钢利润由197元上涨到303元,超过宝钢的272元为全国最高。大冶特钢的逆势上扬成为2009年钢铁行业中最亮眼的企业,有分析人士将大冶特钢称为夕阳产业中的朝阳公司。

三、代表企业对比分析(略)

1、生产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2、产品结构分析

3、财务分析指标

四、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特点

综合而言,中国钢铁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分析以及选取的代表企业各项指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钢企盈利水平较2008和2009年有所恢复,但较2007年仍有较大差距。虽然,大部分钢企在2010年纷纷扭亏为盈,但仍然面临着铁矿石价格的飞涨,产能的过剩等等问题的困扰,下游行业的消费能力和高成本的消化能力也有一定限度。虽然,部分企业依然实现较好的增长,但整个行业的全面恢复仍困难重重。

2,利润分化严重,利润集中度远大于产量集中度。钢铁行业利润集中在少数大型钢铁企业手中,而产量分布则较为广泛。大量钢材的生产能力处于较低的盈利水平,不但浪费了大量的生产资源,加据了原材料供应的紧张程度,也不利于我国倡导的环保节能的发展战略。钢厂的整合如果是产量的简单相加,并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先进经验的分享,优势的互补,重复资源的再开发利用,落后产能的淘汰,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整合的效果。宝钢对广东钢铁进行的整合刚刚进入实质性阶段,如果这一整合能很好的改善广东钢铁企业的盈利水平,将对我国的钢铁业整合提供很好的借鉴。

3,大部分钢企,竞争同质化严重,大大降低了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大部分钢企吨钢销售价格都处于较低水平,反映了其产品同质化水平严重,获利空间有限,竞争相对激烈。想要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就必须不断地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吨高销售价格为获利提供更大的空间。

4,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自身管理水平盈利水平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从代表企业产品结构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每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优势产品,关键是如何将这一优势发挥到最大。大而全但没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特而专才是获取未来市场的有效途径。另外,各钢企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向行业标杆学习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严格控制各项费用,也是提高利润的有效途径。

企业的目标首先是盈利,只有盈利的企业在能生存,进而去实现其它各项社会职能。当然,盈利的提高也有不同的档次,以量的提高带动的效益终归不能长久,只有踏实依靠产品结构的升级,工艺水平、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的改善,以及不断地了解市场的质的提高才能真正提高企业长期盈利能力。

7. 轧钢的成本构成都有什么

轧钢的成本构成如下:
原材料成本
人工成本
水电费,污水处理费用
设备折旧成本
研发成本
相关税费
轧钢(汉语拼音:zhá gāng),英文:steel rolling,是指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钢坯形状的压力加工过程叫轧钢。轧钢的目的与其他压力加工一样,一方面是为了得到需要的形状,例如:钢板,带钢,线材以及各种型钢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钢的内部质量。 我们常见的汽车板、桥梁钢、锅炉钢、管线钢、螺纹钢、钢筋、电工硅钢、镀锌板、镀锡板包括火车轮都是通过轧钢工艺加工出来的。 轧钢的分类 轧钢方法按轧制温度不同可分为热轧与冷轧;按轧制时轧件与轧辊的相对运动关系不同可分为纵轧,横轧和斜轧;按轧制产品的成型特点还可分为一般轧制和特殊轧制。周期轧制,旋压轧制,弯曲成型等都属于特殊轧制方法。 
此外,由于轧制产品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有些产品是经过多次轧制才生产出来的,所以轧钢生产通常分为半成品生产和成品生产两类。 轧钢工艺流程 热轧工艺 从炼钢厂出来的钢坯还仅仅是半成品,必须到轧钢厂去进行轧制以后,才能成为合格的产品。
从炼钢厂送过来的连铸坯,首先是进入加热炉,然后经过初轧机反复轧制之后,进入精轧机。轧钢属于金属压力加工,说简单点,轧钢板就像压面条,经过擀面杖的多次挤压与推进,面就越擀越薄。在热轧生产线上,轧坯加热变软,被辊道送入轧机,最后轧成用户要求的尺寸。轧钢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作业,钢带在辊道上运行速度快,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效率也高。

轧钢的成本构成都有什么

8. 钢铁成本中铁矿石和焦炭的成本各占多少

一般铁矿石成本占钢铁成本的40%-50%左右,焦炭成本占钢铁成本的20%-30%左右。
1、炼铁工艺的生产成本构成主要为原材料(球团、铁矿石等)、辅助材料(石灰石、硅石、耐火材料等)、燃料及动力(焦炭、煤粉、煤气、氧气、水、电等)、直接工资和福利、制造费用、成本扣除(煤气回收、水渣回收、焦炭筛下物回收等)。根据高炉冶炼原理,生产1吨生铁,需要1.5-2.0吨铁矿石、0.4-0.6吨焦炭以及0.2-0.4吨熔剂。
2、炼钢工艺的生产成本构成主要为生铁、废钢、合金、电极、耐火材料、辅助材料、电能、维检和其他等费用。中国目前主要的炼钢设备为转炉和电炉,基于冶炼原理的不同,转炉和电炉在主要的原料(生铁、废钢)配比有一定的差异,转炉工艺一般需配置10%的废钢,而电炉工艺废钢的使用量则占到80%。
3、结合国内钢铁企业的平均情况,炼铁工艺中影响总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原料(铁矿石、焦炭)成本,而包括辅料、燃料、人工费用在内的其他费用与副产品回收进行冲抵后仅占总成本的10%左右,而炼钢工艺中因为耗电量的增加、合金的加入以及维检费用的上升使得除主要原料外的其他费用占到炼钢总成本的18%左右。炼铁、炼钢工艺中的其他费用波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