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有多少被破获了

2024-04-30 04:07

1. 电信诈骗有多少被破获了

太少了,以下9种套路是骗子常用的手法
套路一:“你的账户有资金异常变动”
骗子首先窃取了受害者网银登陆账号和密码,通过购买贵金属、活期转定期等操作制造银行卡上有资金流出的假象。然后假冒客服打电话确认交易是否为本人操作,并同意给用户退款骗取用户信任。骗子会再次通过账户内部的资金交易,制造用户账户有资金退回的假象,但由于存在交易手续费的问题,所以退款额一般比之前的账户内部交易金额要小。接下来,骗子会使用受害者网银进行转账操作,或开通快捷支付操作,并选择短信验证码的方式进行验证,这样一来,受害者的手机上就会收到一条验证码短信。最后,骗子再以限时退款为由,要求受害者立即提供自己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受害者一旦把短信验证码提供给了对方,对方就得手了。
怎么破:
几乎天衣无缝。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立即直接拨打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别相信任何主动呼入的、自称是客服的电话。

套路二:“你涉嫌违法了”
“你涉嫌洗钱”、“你涉嫌非法集资”、“你信用透支需负刑事责任”,这些都是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由头。这种手法并不新鲜,但由于其极具恐吓性,不了解此类诈骗的人还是很容易上当。现在很多骗子通过改号软件伪装成官方客服电话,但如果受害者真的反拨回去,一般就能识破骗局。甚至还出现了“升级版”:骗子以赠送免费物品为由,引导用户通过电话下单,以货到付款的形式邮寄,若用户拒绝签收快递或者退货,诈骗者便以公检法的口吻对用户进行威胁恐吓,进行诈骗。
怎么破: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如果有人说自己涉嫌犯罪,应当首先拨打110询问。或向身边的亲友询问一下,一般都能很快识破骗局。


套路三:“您乘坐的××航班取消了”
手机订机票成了网络诈骗的风口。骗子谎称改签退票等理由,引导民众进入钓鱼网站,虚假号码,进行到汇款的陷阱。有数据报告显示,这一诈骗类型高达44%,成为网络诈骗主流。骗子能够准确说出受害者的姓名、航班信息,多以可以获得改签补偿金的名义进行诈骗。
怎么破:
机票退改签业务,通过航空公司、票务代理商等正规渠道的网站、电话、服务厅办理,别相信任何电话、短信,即使与本人信息完全相符。

套路四:“你购买的商品断货,可以申请退款”
骗子首先完全掌握了受害者的网购信息,并通过准确的描述受害者购物信息来取得受害者的信任,进而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骗子们有的时候是直接用电话套取相关信息,有时也会让受害者打开钓鱼网站并手动填写相关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同时泄露,骗子就顺利地将受害者网银账户中的钱转走了。
怎么破:
遇到商品交易出现异常、断货等情况,应当首先向购物网站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不要轻易相信主动呼入的、自称是客服的人。网购账号、支付账号应当单独设置密码,并且密码要足够复杂,定期更换。

套路五:“向您推荐十大牛股”
此类骗术通常以学习股票知识、推荐股票为名,向用户收取押金或保证金,对那些急于求成的新股民尤为有效。事实上,正规的证券公司一般是不会向股民提供付费荐股服务的,更不会以此为名向用户收取押金或保证金。他们通常发来所谓公司的营业执照、工商证明或组织机构代码等的照片或图片,只要拨打证券公司的官方客服进行询问也就能清楚了。
怎么破:
不要相信任何荐股、选股信息,不论这些信息是来自网站、QQ、短信还是电话。可通过回拨官方客服电话的方式求证。

套路六:“699元免费赠送苹果6S”
最近湖南警方通告的一起新型诈骗案,某诈骗团伙以“收取699元个人所得税,免费赠送苹果6S手机和700元电话卡”名义,向被害人寄送假冒、损坏手机或手机模具进行诈骗,两个月里先后诈骗受害群众数百人,诈骗金额数十万元。
怎么破:
以貌似合法促销的名义进行诈骗,不能存侥幸心理,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套路七:“请您及时领取新生儿补贴”
犯罪分子以领取新生儿补贴为由行骗,由于他们能说出受害人的详细信息,让受骗人信以为真。骗子在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之后,通常会要求受害人到ATM自动取款机操作,按照对方的“引导”进入英文操作界面。由于受害者看不懂ATM机上的英文提示,往往把转账程序当成输入验证码,最终上当。
怎么破:
此类电话或短信,切勿轻信,更不要到ATM操作。

套路八:补换手机卡
最近出现的这种诈骗,其套路通常是先用几百条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轰炸手机,以掩盖由10086客服发送到手机号码上的补卡业务提醒短信;然后,拿着一张有受害者信息的临时身份证,去营业厅现场补办手机卡,使得机主本人的手机卡被动失效;最后就是更改手机客服密码和银行卡密码,并通过短信验证码把绑定在手机APP上的银行卡的钱盗走。
怎么破:
常用网站密码、客服密码与银行密码和其他关键业务登录密码最好不相同,而且要定期修改;对于各类号码发送的链接,不要随意点击。如果接收到大量骚扰电话或短信,切勿关机,应使用手机安全软件屏蔽骚扰号码,并立刻解除银行卡绑定;在使用公共WiFi的场合下,尽量不要登录手机中的银行类APP或者使用手机转账。


套路九:“小三怀孕了急需钱做流产”
这是长期活跃的一种诈骗类型,但是最近一个“小三怀孕了急需钱做流产”的骗子电话蒙了80多位老人。骗子充分利用老年人心疼儿子的特点,诱惑受害者转账,这是比较新的手段,是骗子在骗术上的不断翻新与改进。
怎么破: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尤其是急事急需打款。

电信诈骗有多少被破获了

2. 电信诈骗 受害人多少人

电信诈骗 受害人多少人无法统计。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3. 电信诈骗4千万获犯多少

诈骗财物价值数额较大的(根据当地的执行标准,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确定),或者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应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此时公安也要立案,不过不是刑事案件,而是治安案件,一般来说除非找得到人,否则是不管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五条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电信诈骗4千万获犯多少

4. 全国被电信诈骗的有多少人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多发态势,与之关联的网络黑产犯罪滋生蔓延,严重破坏网络空间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万人。
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基本态势
一是从发案数量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所回落,与之关联的网络黑产犯罪上涨较快。2019年至2021年,检察机关分别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9万人、5万人、4万人。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起诉人数虽有所回落,但是总体上仍在高位运行。与此同时,与之关联的网络黑产犯罪增长较快,主要涉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偷越国(边)境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等。其中,去年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近13万人,同比上升超8倍,位居各类刑事犯罪的第3位(前两位分别为危险驾驶罪、盗窃罪),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上的第一大罪名;此外,为上游犯罪分子转移诈骗资金等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组织人员到国外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等的偷越国(边)境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也增长较快,去年起诉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04%、281%、64%。
二是从涉案人员看,低龄、低学历、低收入“三低”现象较为突出。起诉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犯罪中,35岁以下的占85%,其中,未成年人2200余人,约占2%,同比增长18%;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70%;无固定职业的占94%。
三是从诈骗形式看,“幌子”花样繁多、欺骗性强。电信网络诈骗涉及日常生活诸多领域,打着投资理财、情感交友、网络购物等“幌子”实施诈骗的占50%,其中,投资理财类诈骗位居首位,占26%。传统诈骗手段花样翻新,新型诈骗手段不断出现,各类诈骗手段交织运用,迷惑性强、危害性大。
值得关注的问题
结合司法办案,检察机关发现,在社会治理特别是网络治理中存在四方面突出问题,应予以高度关注。
一是年轻人尤其在校学生涉案问题突出。办案发现,不少年轻人沉溺于出售电话卡、银行卡,帮助诈骗分子转移资金所带来的物质回报,甚至以此为业,深陷犯罪泥潭。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学生一旦背负犯罪前科劣迹,不仅严重影响个人学习生活,导致融入社会难,也给社会治理带来“后遗症”。如,未成年人杨某初中毕业后无固定职业,因工作不稳定、经济拮据,明知同乡王某贩卖银行卡给他人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然办理银行卡6张、手机卡1张,申请注册网络支付账号1个,出售给王某。王某将上述银行卡转卖他人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名被害人向卡内转入65万余元。又如,付某等11名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为赚取零花钱,分别以自己名义注册3至6家数量不等的公司,将营业执照、印章、对公账户等成套手续卖给他人。上述公司账户均被犯罪分子用于电信网络诈骗。
二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受骗案件多发,涉及领域相对集中。由于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老年人对网络操作不熟悉等原因,近年来这两类人群受骗案件持续多发。从受骗领域看,未成年人主要集中在直播打赏、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老年人主要集中在养老投资、养生保健以及独居老人情感交友等。如,检察机关办案发现,张某等人以为明星投票打榜为名,骗取5名被害人钱款9万余元,其中4人系未成年人。
三是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较为突出,行业“内鬼”值得警惕。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9800余人,同比上升64%。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源头行为。犯罪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注册手机卡、银行卡,作为诈骗犯罪的基础工具;或利用这些信息对诈骗对象进行“画像”,实施精准诈骗。办案发现,有不少行业“内鬼”泄露个人信息。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内鬼”500余人,涉及通信、银行保险、房产、酒店、物业、物流等多个行业。被告人多为层级较低工作人员,也有部分离职人员,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多、数量大,部分属于个人敏感信息。
四是网络技术被用于犯罪,背离技术向善的宗旨,降低了犯罪“门槛”。为逃避监管或规避调查,犯罪团伙通过技术外包、购买技术服务等形式,加强犯罪的“技术对抗”。一些技术公司、技术人员违背行业规范和职业准则,对服务对象和项目不加辨别,非法提供技术支持,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经由技术的介入加持,犯罪实施“门槛”大大降低。
依法严惩网络犯罪 净化网络空间
针对办案中反映的趋势问题,全国检察机关坚持“全链条打击、精准化预防、一体化治理”思维,依法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的打击力度,积极营造“天下无诈、全民反诈”的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坚持依法从严,加强全链条惩治,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聚焦重点领域、新型手段、特殊对象,加大力度打击刷单、直播、网络游戏、虚拟币投资诈骗,以及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实施的诈骗。会同公安机关全力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依法惩治为诈骗犯罪“输血供粮”的各类网络黑产犯罪,深入开展“断卡”行动,从严惩治行业“内鬼”非法泄露个人信息以及利用虚拟币为诈骗分子“洗钱”等行为。会同最高法院、公安部制发《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进一步扎紧打击防范法网。
二是注重政策把握,区分对象宽严相济,确保案件办理效果。立足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坚持将惩治重点放在犯罪集团、犯罪团伙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和骨干分子、贩卡团伙、职业“卡商”、行业“内鬼”上。针对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学生沦为犯罪“工具人”、诈骗犯罪帮凶的情况,坚持以教育、挽救、惩戒、警示为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联合教育部制发典型案例,引导增强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三是强化诉源治理,坚持数据赋能,主动协同推进网络领域综合治理。结合司法办案,针对电话卡银行卡管理、校园治安管理、保险行业个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上海、浙江、江西、甘肃等地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风险提示函、签订备忘录等方式,督促加强综合治理。注重发挥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双向合力,积极探索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治理领域建立办案联动机制,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综合保护。坚持大数据思维,浙江等地主动探索,推动建立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强化数据集成分析研判,实现由个案办理式监督向类案治理式监督转变,及时发现网络治理的“死角”“盲点”,努力推动形成治理合力。
四是立足预防为先,加强以案释法,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社会氛围。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主动会同各地教育部门,集中组织开展“反诈进校园”活动,走进7000多所大中专院校,讲授法治课,共筑校园网络安全防线。在最高检官微开设“反诈进行时”专栏,每周发布反诈宣传作品。注重结合检察听证,同步开展以案释法,加强对涉案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教育,提升社会公众的网络法治意识。

5. 警方破获电信诈骗的几率大吗

电话诈骗团伙在国内破案机率较高,如果在国外,则破案机率较低。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警方破获电信诈骗的几率大吗

6. 电信诈骗案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2016年12月20日,最高法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7. 电信诈骗案

(一) 立案 标准 一般 诈骗罪 与 盗窃罪 相同,经济诈骗罪如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 经济犯罪 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相关规定 《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者 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 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 的,依照规定。

电信诈骗案

8. 电信诈骗最新消息新闻

  2015年11月4日,张家口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拉杆箱式伪基站诈骗案件。该局民警在排查安全隐患时,发现一嫌疑人正在以中国建设银行客服号码“95533”名义,利用短信群发器向不特定人群大量发送关于“银行账户积分兑换现金活动”的诈骗短信,办案民警随即将犯罪嫌疑人周某成功抓获,当场收缴作案工具短信群发器一套。经查,周某多次在张家口市区利用短信群发器累计发送约7万余条诈骗短信。
  2015年10月16日,保定市公安局端掉一涉嫌诈骗窝点,查获私刻的公司、发票专用章、纪念币、纪念银条、客户资料、发货单、电话等物,抓获嫌疑人6名。经查,自2015年3月以来,犯罪嫌疑人赵某与冯某从网上购买假的纪念币、银条、化妆品及全国各地的个人信息,雇佣张某某等四人,冒充北京藏品有限公司及电视购物买卖宝工作人员,用假名字和自编工号向全国各地人群打电话推销假纪念币及化妆品,涉案10万余元。
  2015年5月30日,沧州市沧县公安局成功抓获一名涉嫌利用QQ聊天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经查,自2015年1月份以来,刘某某化名“刘某”通过QQ聊天、打电话等方式以做生意缺钱为由先后五次诈骗杨某某1.22万元。
  2015年5月12日,冀中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利用QQ聊天进行诈骗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经查,犯罪嫌疑人殷某某在5月1日至6日期间,在QQ上自称韩俊,以帮助受害人朱某破解命中情劫、稳定姻缘、改变命运等一系列迷信说法,诈骗朱某4.6万元。
  2015年8月8日,石家庄市公安局抓获犯罪嫌疑人罗某、罗某某、黎某,成功破获“6·16”QQ诈骗案。经查,罗某、罗某某于6月16日,在QQ上冒充长安区某公司老板通过QQ指令公司会计转账,诈骗该公司124万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